这个实验反应堆是一个超大的环形腔体,长宽约20米,冷却至接近绝对零度,形成一个超导空间。极少量的氘和氚在此进行核聚变,形成1.5亿摄氏度的超高温等离子体态,从中释放热量,产生高温蒸汽,进而推动涡轮机发电。这需要一个拥有非凡技术的巨型设施,能够创造难以想象的条件。这是一项艰巨的任务,就像在地球上创造一个太阳一样。
事实上,本月初,我参观了三菱重工位于神户和明石的工厂,视 电报数据库 察了ITER核心部件的生产现场。我被现场令人惊叹的技术和产品所震撼,这些部件必须达到微米级的精度要求,才能制造出如此巨大的部件,这在本文难以详述。三菱重工负责的部件将于2022年交付。
如果一切顺利,2025年地球上将燃起历史上最大的太阳火。这仍然只是一个实验反应堆,它还需要几十年的时间才能发展成为原型反应堆、示范反应堆和商用反应堆。此外,一旦实验成功,风险研究也将与实际应用开发同步进行。在核能真正成为人类梦想的能源之前,还有许多障碍需要克服,但现在距离首次实验仅剩不到10年的时间了。
最近,霍金博士宣布了“突破摄星计划”,将向距离地球最近的行星——半人马座阿尔法星发射探测器。这颗行星的环境可能与地球相似。该计划的目标是,让探测器在短短20年内到达一颗以时间才能到达的恒星。火星之旅也正在成为现实。人类的科技发展已经达到了惊人的程度。然而,即使对100年前的人来说,我们生活的世界也已经是一个令人惊奇的先进世界。我们不应该过度恐惧进步,而应该直面未来。